2025-05-02 21:04来源:滚动播报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脑膜淋巴系统发育的大脑调控机制,突破了传统脑膜淋巴发育的理论框架。他们发现了“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动态调控轴,为神经-免疫系统互作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认知。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脑膜淋巴系统在人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清除代谢废物、运输免疫细胞等方式维持大脑内稳态。然而,其发育调控机制仍待解答。研究团队利用斑马鱼在体长时间成像的优势,结合多种实验方法,发现上调大脑神经活动可显著增强位于软脑膜的脑膜淋巴内皮细胞(muLEC)的发育,抑制神经活动则导致muLEC发育受损。 他们还发现了一种特异性表达Vegfc的胶质细胞亚群slc6a11b+radial astrocyte(RAs)。这些细胞延伸出纤维直达脑膜表面,是脑内Vegfc的主要来源。这些细胞的缺失会导致muLEC无法正常发育,而上调其Vegfc信号则显著增强muLEC发育。同时,slc6a11b+ RAs的活动及其Vegfc的表达水平均受到神经活动的调节。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种跨组织间的协作机制,即slc6a11b+RAs分泌的Vegfc前体(pro-Vegfc)转化为成熟形式的Vegfc(mVegfc),需要位于脑膜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和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1(CCBE1)协同作用。这种协作能够将mVegfc精确限制在脑膜上,进而确保muLEC仅分布于脑表面而不会侵入脑实质。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条全新的“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调控轴,为研究脑-免疫互作提供了新框架;也诠释了脑膜淋巴系统只定位于脑膜而不侵入脑实质的原因所在。未来,干预这一调控网络可为了解脑膜淋巴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并为研发潜在的干预手段提供新途径。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cell.2025.04.008。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13日报道了一项关于长时间工作对大脑影响的最新研究。这项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由韩国中央大学和延世大学共同开展,揭示了过度工作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研究人员以1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
| 2025-05-18 09:47
你和伴侣是否经常有那些奇妙的默契时刻?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一个动作就能领会隐藏的意图,甚至背对背坐着时,会不约而同哼起同一首歌。这些看似"心有灵犀"的瞬间,其实并非偶然。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相处的伴侣之间存在着"脑对脑同步"现象。这种...
快科技 | 2025-05-18 09:47
.xgplayer-skin-default .xgplayer-volume {display: none;}.xgplayer-skin-default .xgplayer-loading,.xgplayer-skin-default...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2025-05-18 09:47
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能够诱发全球多个粮食产区的同步减产,因此被认为是威胁全球粮食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是通过与粮食产区气候要素(温度、降水等)的遥相关导致该产区的作物减产。近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城市与环...
滚动播报 | 2025-05-18 09:47
危险来了,但危险也来了,当危险来临时,大脑会发出一个“完全清晰”的信号,教它消除恐惧。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对小鼠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该信号是多巴胺沿着特定的区域间大脑回路释放。因此,该研究确定了心理健康的一个潜在关键机制,当它起作用时会...
科技头等舱 | 2025-05-18 09:47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的硕士研究生吴宗银和导师薛志科研究员等人利用NVST、SDO、CHASE、GOES四台太阳望远镜的联合观测数据,观测到了两个暗条碰撞并引发磁重联的完整过程,展示了该事件“光球驱动—暗条碰撞—...
滚动播报 | 2025-05-18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