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22:02来源:IT之家
我国科学家最新成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发表,揭示了水稻耐高温的秘密武器 —— 基因QT12。这一基因如同天然“空调系统”,通过初级-次级“双生锁”机制,平衡水稻储藏蛋白与淀粉合成,稳定稻米品质与产量。文章还介绍了团队利用这一基因解决“耐高温表型难鉴定、基因难应用”的长期难题,为水稻在高温环境下实现优质高产奠定基础。QT12基因还为“绿色营养超级稻”育种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成果对南北水稻品种改良及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深远影响。
近日,墨西哥遭遇持续高温天气侵袭,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根据墨西哥卫生部5月14日发布的通报,全国32个州中已有24个州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截至5月9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轮高温天气已造成4人死亡,另有191例中暑病例。卫生部门报告还显示,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5-05-18 01:04
近日,我国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超过40℃。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指出,此次高温天气将持续至22日前后,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共同影响。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将出现35℃至37℃的高温,河南...
新华社 | 2025-05-18 01:0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学勇研究员团队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植物发育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首次构建了黄瓜花芽发育的时空转录组图谱,并成功重建其细胞谱系,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植物》。葫芦科作物如黄瓜、...
科技日报 | 2025-05-18 01:04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课题组在《细胞》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该基因能在高温条件下与NF-Ys复合体结合,形成特殊的分子结构,有效抵御高温对水稻籽粒的损害,为保障稻米品质提供了关键机制。近年来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
科技日报 | 2025-05-18 01:04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课题组近期取得重要科研突破,首次发现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基因QT12。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当遭遇高温时,QT12基因会与NF-Ys复合体结合,形成特殊的...
| 2025-05-18 01:0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学勇研究员团队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在植物发育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首次构建了黄瓜花芽发育的时空转录组图谱,并成功重建其细胞谱系,揭示了黄瓜下位子房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
| 2025-05-18 01:04
5月8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库都克艾日克村迎来了一项农业技术革新。当地首次采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精量直播作业,技术人员通过精准操控,使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完成飞播。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正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去年,该村试种耐盐...
中新网 | 2025-05-18 01:04
这篇文章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变革历程,特别关注了广东在AI手机领域的突破性发展。随着2025年的到来,以Deepseek和Manus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正推动产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目前全球AI手机渗透率已达18%,预计三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2025-05-18 01:04
5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预计从5月16日开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会出现大面积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或达40°C。具体到各大城市,郑州、西安、太原本周都将出现高温天气, 16...
快科技 | 2025-05-18 01:04
新华财经北京5月12日电 中央气象台12日预报,12日至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将多高温天气。其中,16日至17日将迎来大范围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气象专家提醒,...
新华社 | 2025-05-18 01:04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造蜘蛛基因,让蜘蛛吐出了散发红色荧光的丝线。这项成果发表于最近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为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开辟了新途径。蜘蛛丝堪称自然界的“生物钢丝”...
| 2025-05-18 01:04
当今年初DeepSeek技术引发现象级应用热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早已挑起大梁,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从政务办事到生活消费,从消费者到科技从业者,广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 2025-05-18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