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辉研究组揭示厄尔尼诺导致南方水稻减产新机制

2025-05-06 08:10来源:滚动播报

 近日,一项研究揭示了厄尔尼诺事件诱发中国南方水稻减产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通过诱发“虫源地适宜繁育的气候条件”和“促进害虫跨境迁飞的风场”导致我国南方水稻减产的双重孕灾机制。这项研究拓展了对跨区域作物同步减产的机制认识,并为国际水稻供应链风险预警及跨境虫害协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是通过与粮食产区气候要素的遥相关导致该产区的作物减产。然而,新研究却揭示了厄尔尼诺诱发中国南方水稻减产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南半岛气候温暖湿润,促进了害虫的繁殖,同时春季西南风场的增强,也助推了害虫向中国南方迁飞,从而导致水稻减产。这一发现挑战了厄尔尼诺事件主要通过与作物产地气候要素的遥相关影响作物产量的传统观点。 此外,该研究还建议加强跨境协作和跨国联防联控,降低农业病虫害的风险。未来,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迁飞性害虫跨境扩散的风险将随之增加。因此,依赖我国境内进一步加强虫害治理的边际效应将下降,需要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应对农业病虫害的风险。 该研究是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欧盟地平线“玛丽·居里”行动等项目的资助。该研究的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并为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王旭辉研究组揭示厄尔尼诺导致南方水稻减产新机制

滚动播报

信息线索追踪


水稻抗高温基因破解 助力粮食安全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课题组在《细胞》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该基因能在高温条件下与NF-Ys复合体结合,形成特殊的分子结构,有效抵御高温对水稻籽粒的损害,为保障稻米品质提供了关键机制。近年来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

科技日报 | 2025-05-18 15:43

水稻耐高温基因研究取得新突破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课题组近期取得重要科研突破,首次发现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基因QT12。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当遭遇高温时,QT12基因会与NF-Ys复合体结合,形成特殊的...

| 2025-05-18 15:43

新疆洛浦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无人机直播水稻创丰收

5月8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库都克艾日克村迎来了一项农业技术革新。当地首次采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精量直播作业,技术人员通过精准操控,使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完成飞播。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正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去年,该村试种耐盐...

中新网 | 2025-05-18 15:43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助力稳产提质

中新社武汉5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一博带领的团队,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为水稻在高温环境下实现稳产提质及育种提供新策略。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30日晚发表...

滚动播报 | 2025-05-18 15:43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空调基因”QT12:破解高温难题,产量最多飙升 92.5%

IT之家 5 月 1 日消息,我国科学家最新成果于 4 月 30 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首次揭示了水稻耐高温的秘密武器 —— 基因 QT12。这一基因如同天然“空调系统”,通过初级-次级“双生锁”机制,平衡水稻储藏蛋白与淀...

IT之家 | 2025-05-18 15:43

鱼文资讯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其他索引智库

主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