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2025-05-17 16:30来源:科技日报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赵雪冰副教授团队近期在《能源与环境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木质素制备过氧化氢的创新方法。这项研究为解决传统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存在的高能耗、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以造纸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为原料,开发出多孔碳基催化剂,通过产电和电解耦合方式实现过氧化氢的高效制备。整个系统无需高温高压环境,也不需要外部电源供电,仅需通入空气即可持续运行。这种工艺不仅产率高,电子利用效率更是达到95.7%,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 该技术的另一大亮点是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这种电池以木质素为燃料,通过电子传递机制实现自供电,完全摆脱了对传统电力的依赖。相比传统方法,新工艺在安全性、环保性和能耗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为过氧化氢的分布式生产提供了可能。 虽然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装置放大、产物分离等挑战,但团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计划进一步优化装置设计,开发便携式设备,同时继续深耕生物质燃料电池领域。这项研究不仅为工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也为推动绿色化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氧水制备有了新方法

科技日报

信息线索追踪


"科学家突破双氧水制备技术 效率提升显著"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赵雪冰副教授团队近期在《能源与环境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木质素制备过氧化氢的创新方法。这项研究为解决传统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存在的高能耗、高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团队以制浆造纸黑液中的废弃物木质素为原料,通过...

| 2025-05-17 23:58

鱼文资讯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其他索引智库

主菜单